
應智越新歌《Ophiuchus》歌名亦即蛇夫座「Ophiuchus」。蛇夫座因座落黃道帶、鄰接「12星座」(甚至曾屬天蠍座一部分),所以素來廣受占星者討論,甚至曾有「第13星座」的說法。然而《Ophiuchus》卻並非要探討星座人格特徵的星座歌,反而是要借蛇夫座此一獨特星座,帶出人不應被各式標籤框住,鼓勵打破框架的歌曲。
歌曲開首「任我擺/想將晚空拆穿/瓦解古老星座/眼光太短」中的「拆穿」「瓦解」已道出要打破框架的主題,呼籲「別再親手/框上一個圈/要把一切歸類/懸掛於四端」,直指星座猶如將人歸類、劃分,規限在有如圓圈般有邊界的框架中。
歌詞之後巧妙地融入12星座的特徵,用「射手的弓箭/強奪給我吧」「讓摩羯白羊全部䆁放吧」「獅子與雙子對倒」等句子強調要打破星座的描述、剝離標籤的前設;「什麼星給我沉悶的故事/上昇降下我不知」亦帶出與其研究星座的故事、分析星象上昇下降對性格的影響,倒不如直接「Try me out/Got no doubt/Just feel me now」,用真實的感受與體驗認清「我」的本性。

無可否認,標籤確實帶來了快速認知事物的便利,框架亦有助人去分析及總結。但反之亦減弱人去判斷分析的動機,甚至因而先入為主,產生諸如處女座潔癖挑剔、天蠍座非常記仇等偏見,而錯過發掘別人真實一面的機會。更甚者,標籤甚至會影響你對自身的看法。當你發現某種分析「定義」你是某種類別或特性,而你深信不疑,潛意識自然會影響你的行為,令你逐漸自我實現成為該類人。其實每個人生來都獨一無二,「統計中搜證/沒有哪種能對應」,即使率性活出自己可能會被當作怪胎,但「為了每天能盡興」,何不隨著自己天性而活?
副歌「別給分析/分配著角色/I’m an Ophiuchus/活於聲色/千百段註釋/ I’m an Ophiuchus」及「Be an Ophiuchus」,是真叫你成為蛇夫座?非也。而是願你成為恍若蛇夫座般無法分析無法定型、超脫12星座的獨特星座。就像歌詞「或者我是蛇或是夫有異」,究竟是蛇還是夫?只要敢於跳出規限,你的個性魅力以至外觀表現,其實全由你自己定義。

註:歌詞中的黑貓應是取應智越「細貓」稱呼,象徵他是獨一無二的「星座」。
註二:有論者認為「十二星座象徵Mirror十二人,故應智越是獨立於他們外的第十三人」,不失為合理的解讀角度。但如以此曲主題出發,我反覺得更應撕開這身份標籤,不需將應智越歌曲與Mirror聯想,而應獨立看待並關注「應智越」本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