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如果你每夜夢裡都會被名畫中的角色所殺,你會怎樣做?「盜夢特攻隊」選擇的做法是:偷走入侵夢的那幅名畫。完全符合所謂要解決問題,得先解決問題的根源。然而當眾人成了受國際通輯的知名盜畫集團,被黑道追殺的同時又被警探麥可窮追不捨,問題最後又可以怎樣解決?
預告片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VLnx1bGlBo&ab_channel=TGHFF
《盜夢特攻隊》主角心理醫師魯本擅長用藝術療法治療病人,然而能醫不自醫,他自己卻深受「被名畫角色殺死」的惡夢困擾。為了替醫師擺脫夢魘,各懷特技的病人於是組成團伙四出偷取名畫,然後愈偷愈多……獨特的故事設定,與角色運用智謀在博物館偷取名畫的過程,已是一大看點。
電影的藝術性更是令人大開眼界。單是看不同名畫(例如霍普〈夜遊人〉、梵高《郵差》、馬奈的《維納斯的誕生》等)如何殺人,已極有趣味。角色畢卡索式畫風的臉相初看不習慣,但愈看愈有味道;場景及劇情中的藝術彩蛋無處不在,值得反覆細看,對藝術了解深的朋友定能感受到更多樂趣。
警告:以下內容牽涉部份劇情!建議觀影後再閱讀。

撇開藝術題材所帶來的藝術性,單論電影語言,《盜夢特攻隊》也令人拍案叫絕。以其中警探麥可追捕咪咪的街頭戲份,運鏡一氣呵成,構圖及選取角度精美,街頭場景目不暇給盡顯動畫師功力。角色超現實且誇張的肢體動態,特別是半空中那些流暢的空翻,又是只能出現在動畫中的美。
此外,電影除了畫面出色,劇情亦甚有張力。警探麥可的身世背景、女主角咪咪的竊盜癖、魯本的心理變化,各條劇情支線環環緊扣。加上夢境與真實的互相交疊,故事節奏緊湊沒冷場;劇情探索觸及多個角色的陰影與潛意識 (例如魯本喪父),亦令人觀影後彷如經歷了一場獨特的心理治療。

至於如何理解魯本與麥可於結局的關係?個人認為,魯本被手銬扣在椅子之夢,加上咪咪夢中驚見魯本轉身是麥可,已可說明了其實二人本一體。盜畫團隊穿梭世界各地偷畫,鑑於只偷不賣,被稱為「收藏家」。《盜夢特攻隊》之美,讓我不禁亦想出手偷——偷將此片2放在最愛的電影清單中,反覆細味。

《盜夢特攻隊/Ruben Brandt, Collector》
導演:Milorad KRSTIC
年份:2018
片長:94分鐘
地區:匈牙利